房屋中介的费用是否在签合同时支付,并非固定模式,主要取决于合同约定和中介行业惯例。多数情况下,中介会在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收取费用,但也有部分中介采用分期支付或交易完成后付费的方式,具体需提前与中介明确。
房屋中介的钱是签合同了给吗
签合同后支付:这是较为普遍的付费模式。当买卖双方就房屋交易达成一致并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后,中介会要求支付全额或大部分中介费。此时,中介认为其已完成核心服务——促成交易达成,后续的过户、贷款等流程属于附加服务。例如,某中介在合同中约定“签订《房屋买卖合同》当日,买方需支付成交价2%的中介费”,若房屋成交价为300万元,买方需在签约当天支付6万元。这种模式下,即便后续交易出现问题(非中介过错),中介费通常也不退还。
分阶段支付:部分中介会采用分阶段付费方式,将中介费与服务进度挂钩。第一笔费用在签订购房意向书或定金合同后支付,占总费用的30%-50%,用于确认中介的服务启动;第二笔在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合同后支付,占剩余费用的大部分;最后一笔在完成产权过户、交易全部结束后支付,作为尾款。比如,总中介费5万元,签订意向书时付2万元,签正式合同时付2.5万元,过户完成后付0.5万元。这种方式能督促中介持续提供服务,降低交易风险。
交易完成后支付:少数中介为吸引客户,会承诺在房屋交易全部完成(即买方拿到房产证、卖方收到全款)后再收取中介费。这种模式对买卖双方更有利,能确保中介全程负责,避免“收钱后消极服务”的情况。但采用这种方式的中介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,若因买卖双方原因导致交易中断,仍需支付部分服务费以弥补成本。
签合同后支付了中介费,中介不配合办理后续手续怎么办?
若中介在收取费用后消极履行义务,买方或卖方可依据中介合同维权。首先查看合同中关于服务内容的约定,如是否包含协助过户、贷款等;然后收集中介违约证据,如沟通记录、未按时提供材料的证明等;接着与中介协商,要求其按合同履行义务;协商无果可向当地中介行业协会投诉,或向法院起诉,要求中介继续服务并承担违约责任,必要时可要求退还部分费用。
能否与中介协商延迟支付中介费?
可以协商。若买方暂时资金紧张,可在签约前与中介沟通,说明情况并提出延迟支付方案,如约定在办理贷款审批后或过户前支付。中介为促成交易,可能会同意合理的延迟请求,但通常会要求签订补充协议,明确延迟期限和违约责任(如逾期支付需支付违约金)。需注意,延迟支付需获得中介书面同意,避免口头约定引发纠纷。
房屋中介费用的支付节点灵活多样,核心在于提前与中介明确并写入合同。签合同后支付是主流模式,但分阶段支付或交易完成后支付更能保障服务质量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都需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付费时间、金额及对应的服务内容,同时保留好支付凭证和沟通记录。遇到纠纷时,通过协商、投诉或法律途径理性维权,才能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,让房屋交易更顺利。